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_大学生空降平台,24小时全国空降可约,全国楼凤约平台

中国药理学会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国科协第23期学术沙龙探讨“药物发现-新模式和新策略”

来源:中国药理学会网     字号:[] [] []    打印
 

2008年11月14~16日,中国科协第23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山西太原金三元宾馆举行,主题是“药物发现-新模式和新策略”。本次沙龙旨在通过围绕药物发现阶段新策略新模式,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观点,最终达到能真正对我国创制新药过程有所帮助。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华中科技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南开大学、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美国WHO等近30名中青年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同时有80多名相关研究工作者进行旁听。本期沙龙由中国医学科学药物研究所杜冠华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张永祥研究员共同担任本期领衔科学家。

2008年9月经过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已经启动,目的是针对重大疾病的防治,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我国人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药产品。该重大专项的启动也意味着我国药物研究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仿制”发展模式,发展到当前新机遇下的创新之路。但相比起技术和资金上不足,我国新药研发与世界前沿水平最大的差距还在于基础研究的薄弱和研发理念的落后。特别是创新药物主要环节之一药物发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问题。虽然我国已从国家层面推动药物自主创新,但究竟如何促进药物发现的过程,摆脱当前普遍出现的药物发现瓶颈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提出新颖和创造性的药物发现模型和策略,提高创新药物成功率是我国药物研究相关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政府官员等急需考虑的问题。

本次沙龙正是在此背景下,以“药物发现-新模式和新策略”为主题,紧紧围绕药物发现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药物发现新的理念;国内外针对药物研发的政策管理体制等内容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包括旁听人员都积极踊跃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特别是在药物发现过程中药物靶点的定义和功能研究新技术新方法、药物虚拟筛选的新思路、药物发现的多靶点研究新理念、药物发现早期安全评价、中药新药研究新的突破口等方面有多次新火花的碰撞及新思想的产生。本期沙龙会场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出现争抢发言,提观点、讲创新、质疑、争辩不断,所有与会专家认为这样个性化、辩论式的交流方式是国内现有学术交流活动中少有的,对大家启发很大,收益甚多。

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药理学会承办。《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学习时报》和《大众科技报》等媒体记者出席会议。沙龙对专家的发言进行了全程记录,将于会后整理汇集成书,出版发行。

中国药理学会
京ICP备180175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22号
1999-2024 中国药理学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邮政编码:100050
友情链接

中国药理学会 微信二维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