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以全面提高我国的药理学水平为目标,充分把握科学发展的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团结全体会员和广大药理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学会的改革工作,不断加强学会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我国药理学科的发展,使我国药理学研究进入新的健康快速发展期,不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也提高了中国药理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初步将中国药理学会建设成为全国药理学工作者之家。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与广大药理学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特别是老一代药理学家的指导与帮助有关。在八届理事会期间,我会副理事长罗质璞、常务理事王本祥、刘国卿、徐叔云、理事朱兴族、王钦茂、著名药理学家雷海鹏、金正均、金荫昌、胡崇家、李蕴山、潘启超、曲钧庆、赵德化、周尔凤、吴秀荣先后因病逝世,他们为中国药理学的发展和中国药理学会的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难以忘怀的。
现在我代表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我国药理学水平
开展学术交流一直是中国药理学会的首要工作,2002年迄今,我会采用多种形式,召开了一系列国内外学术会议,促进了学术交流,增进了药理工作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了我国药理学的发展。
(一)全国药理学中青年药理学英文报告会
全国药理学中青年药理学英文报告会对青年药理学工作的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2001年开始,为提高我国广大中青年药理学者的学术水平和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学会每年举行一次中青年药理学英文学术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在国内从事药理学工作的科研人员的报告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评审委员不仅有学会领导、知名专家,而且还邀请香港的药理学家和国外专家参加,评委会根据报告论文内容的学术水平、英文表达水平、回答问题、幻灯制作规范程度等进行综合打分,优秀者由中国药理学会给予奖励或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中青年报告会的会议安排紧凑,学术气氛浓,全体代表从始至终精神饱满,讨论热烈。是培养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较好方式。
经过连续5年的努力,这一活动增强了我国中青年药理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意识,提高了英文学术交流的水平,加速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Servier)青年药理工作者奖
为鼓励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立足国内工作,作出成绩,由法国Servier研究院和我会共同设立的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工作者奖。该奖项经由中法双方组成的评委会公正、严格评审,每年评出8名获奖者,到2006年已经完成10期奖励工作,共评出获奖人员70名。经过10年的努力,已突显成果,一批获奖者已经成为我国药理学领域的骨干力量。
在该奖项实施过程中,根据我国青年药理学家参与热情的不断提高,申请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 学会在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工作者奖的基础上,每年增加评出4名优秀人员作为中国药理学会青年药理工作者奖,给予奖励。
中国药理学会于2006年11月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十周年庆祝大会学术报告会暨第十届获奖者颁奖大会”,在热烈庄重的气氛中举行了庆祝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设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同时对8名第十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奖获奖者和4名中国药理学会青年药理工作者奖获奖者颁奖。庆?;疃缶傩辛艘├硌а醣ǜ婊?,历届获奖者代表报告了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
配合庆祝活动我会与法国SERVIER研究院共同出版了《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十周年纪念册》,将所有获奖者的现况记录到此书中,历届获奖者拿到纪念册后非常兴奋,并备受鼓舞。
(三)专业学术交流活跃
中国药理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根据药理学科的特点,每年召开学术会议10余次,每年参加学术会议人次数超过总会员人数。通过这些会议的交流,促进了药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培养了药理学人才。
国内学术会议主要根据我国药理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针对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内容十分丰富。有基础药理学研究,临床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方面的专题讨论;也有药物代谢、制药工业方面的研究。在专业方面,有药物发现的学术研究;也有针对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研究的专题研讨会。
为迎接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大会的召开,不断提高我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增强国际学术交流意识,促进我国药理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我会2005年5月9日至12日在西安召开“全国药理学学术会议暨青年药理学工作者英文报告会以及中国药理学会八届二次全体理事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中国药理学,会议内容从基础药理到临床药理,从系统药理到分子药理,从新药发现到新药研究,从化学药、天然药到生物技术药,涵盖了整个药理学领域。这次药理盛会云集了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药理学专家教授,参会代表752人,收到论文325篇,刊出摘要297篇,118名代表做了专题报告,130份墙报张贴交流。会议参照国际会议惯例,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学术交流;组织严密、服务周到、安全正点、颇具规模?;嵋槠诩洌┎逭倏酥泄├硌Щ崛謇硎禄?、中国药理学报编委会,以及中国药理学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会议。
在国内学术会议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药理学家参加会并做学术报告也成会议惯例,如2005年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期间,邀请了世界药理联合会主席Paul M Vanhoutte 教授,秘书长Sue Piper Duckles教授,澳大利亚药理毒理学会主席H. Majewski教授,美国民间药理代表团David B. Bylund教授,香港药理学会主席文英强教授,中国台北药理学会主席陈庆铿教授到会并做了精彩的报告。
推动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也是本届理事会的重要工作,曾组办《海峡两岸心血管学术会议》(乌鲁木齐,2007)。
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全面提高我国药理学研究水平
我会自1998年成功地申办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主办权以来,为了能够承办好这次国际最高水平的药理学大会,学会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我国药理学会会员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国际交流,提高交流水平和学术水平。中国药理学会在组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过程中,不仅每年都通过会议公开选拔优秀青年药理学研究人员在学术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而且给予经济资助,使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
(一)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及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议
2003年8月,中国药理学会组织了30多人参加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九届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会议,提交论文30余篇,有1人作了大会报告,3人作了专题报告,其余论文进行了POSTER交流,我学会会员在中药药理研究方面的成果受到与会者重视和关注。此次会议,学会向10余名青年学者提供了部分资助?;嵋槠诩洌一岵贾谜固ㄐ?006年将在北京召开的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
2004年8月,第八届世界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大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我会组织会员及相关学科人员约20余人赴会交流,亦布置展台宣传2006年北京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
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药理学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好评。2005~2006,有多个国家在举行药理学术活动时主动邀请中国药理学会的专家到会进行专题报告,如日本药理学会年会(日本横滨)、俄-中药理学术会议(俄罗斯彼尔姆)、日本神经科学三学会联合年会、中英两国的基因组论坛(英国爱丁堡)、11届肿瘤世界大会以及第9届国际分子医学研讨会(希腊克里特岛)等。此外,一些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亦多次受到国际学术会议的邀请参会,这些均扩大了中国药理学在世界的影响。
2007年8月25日至27日在台北市阳明大学举行第一届海峡两岸三地医学院药理学教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和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主办。张岫美教授与阳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研究所所长戚谨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我会2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海峡两岸三地的药理学教师们就下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大会报告与讨论。:①实施PBL教学后,各校在PBL的教案设计及实际教学中如何加强药理学的教学内容;②药理学实验在各校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存在的形式与发展前景? ③药理实验教学实施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学生的接受程度? 有哪些软件可供选择?④如何区分基础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教学?各着重点分别为何? ⑤如何评价医学院学生的药理学习成绩?如何评价药理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参加会议的海峡两岸三地医学院的药理学教师们还就未来的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并决定以后每2-3年举行一次海峡两岸三地医学院药理学教学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教学学术研讨会初步定于2009年在中国大陆举行。
(二)积极开展双边学术交流,加强与各国药理学家的联系。
我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频繁的双边国际会议为我国药理学家提供了良好的展现研究成果的舞台,并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锻炼了队伍,开阔了研究思路,提高了学术水平,对促进我国药理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
1.中法药理学双边学术会议
中法药理学双边会议每2~3年召开一次,双方轮流作为主办方,在双方国家举行学术交流会。我会副理事长苏定冯教授为中法联合会议作出了积极的努力。2001年在法国里昂召开了第4届双边学术交流会;2004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5届中法双边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共收到研究论文130余篇,共接受参加会议论文115篇。法国药理学会组织了有40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提交论文摘要33篇。本次会议共有170余人参会。
2.中日药理学联合学术议会
2004年9月,第二届中日基础药理和临床药理学术会议在日本静冈举行,中国药理学会组织了50余人的团队参加会议,并对10名青年药理学研究人员提供了部分资助。我会副秘书长张永祥教授为最近几届中日药理双边会议的组织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3. 中俄药理学联合学术会议
2005年在哈尔滨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俄双边药理学学术会议,参会俄国专家60余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006年9月下旬,中国药理学会派出15人的代表团,出席了在俄罗斯彼尔姆举行的中俄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加强了中俄药理学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我会常务理事杨宝峰教授为推动中俄药理学术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4.英国药理学会代表团访华交流
2007年5月我会应英国药理学会要求,协助英国药理学会安排英国药理学会代表团一行4人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作了学术报告,并向中国同行介绍了该学会主办的《英国药理学杂志(JBP)》和《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BCP)》。
三、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2006年在中国药理学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成功和喜悦的一年。我们成功地在北京举办了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它标志着中国药理学从此走向世界,中国药理学会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006年7月2日至7日,由中国药理学会和国际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共同主办的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本次大会主席由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林志彬教授担任。来自世界64个国家的2100多名药理学家和1000多名中国学者欢聚一堂,围绕会议的主题—“21世纪的药理学:连接过去与新分子时代的桥梁”进行了高水平的药理学学术交流。
大会邀请了20多名国际著名药理学家作了大会报告,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韩启德、周宏灏及张均田教授作了大会报告。大会另外邀请265名在药理学各领域著名的药理学家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其中我国专家27人,报告内容涉及药理学各个方面的最新进展。
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900 多篇,有2300多篇进行了墙报(post)交流,每天约有600位墙报作者展示了研究成果,使与会者有机会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几乎所有的墙报制作水平都非常好,均达到国际会议的展示要求。全体参会代表对会议浓厚的学术气氛、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严谨科学的会议安排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会议的论文摘要刊登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上,内容丰富,共分42个专题。5个论坛,另外还有5个由IUPHAR及其他国家药理学会举办的专题报告会和7个由中外企业、出版社等举办的专题学术报告会。本次会议有一千多名中国药理学工作者提交了论文摘要,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药理学的各个方面,使中国药理学工作者充分展示了近年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论文的水平多数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际药理界的认可和称赞。
大会期间,IUPHAR的4个成员国利用会议之便举办了活动,包括英国药理学会75周年庆典、丹麦药理学会学术报告会、加拿大药理学会青年博士后药理学奖颁奖会、欧洲药理学会的专题报告会,这些会议吸引了许多参加者,使会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此次大会除颁发IUPHAR青年药理学优秀论文奖(三人)之外,还首次颁发传统药物天然产物药理学青年优秀论文奖(6人),在此二奖中我国年轻药理学工作者均有所收获,这也是我国年轻药理学工作者首次获IUPHAR的奖项。
在IUPHAR-2006大会上,由中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志愿者给与会的中外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Yellow T-shirt ,他们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以及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充满青春气息的歌声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望与自信。他们绝大部分是药理专业的研究生,在大会期间,他们在会议的各种场合为与会代表服务,接待、提供信息、协助注册、协助张贴壁报、会场服务等等,只要是会议需要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只要是代表们需要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志愿者,他们不辞辛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的为会议忙碌着。我国志愿者友好热情服务,做到了有问必答、微笑服务。他们熟练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明的举止,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世界药理学大会上首次出现的“网吧(Internet room)” 给代表提供了上网通讯的方便,深受各国代表欢迎。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国际基础和临床药理学联合会(IUPHAR)成员国代表大会,对自第十四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和议定了一系列关于IUPHAR发展和学术交流的事宜,并选举了新一届执委会及领导,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林志彬教授再次当选执委,通过了成立IUPHAR天然药物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决定,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张永祥教授任副主席。目前,在IUPHAR分科学会任职的我国药理学家还有:曾繁典教授(临床药理分会)、周宏灏教授(遗传药理与药物代谢分会)、张岫美教授(药理学教学分会)。经过全体参会代表无记名投票,选出了2014年第十七届世界药理学大会的举办国家—南非开普顿。
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给世界药理学者及相关学科的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回忆。前任IUPHAR主席Vanhoutte教授评价会议时说“这是以压倒优势召开的IUPHAR大会”,新任主席Sue Dackles指出“此次大会的成功是IUPHAR历史上的里程碑”,至今仍有国外同行来信高度评价此次大会的成功。
在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由中国药理学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和其他机构在我国主办的5个卫星会议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些卫星会议包括: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举行的主题为“第11届国际血管神经效应器机制与心血管药理学和医学研讨会”的卫星会议,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遗传药理与药物代谢卫星会议,中国药理学会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和国际IUPHAR教学委员会共同举办的药理学教学卫星会议, 由上海市药理学会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办的儿科药理国际卫星会议,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和美国Emorry大学共同举办的肾上腺素受体药理学卫星会议,在西安由中国药理学会和陕西省药理学会举办的新药发现与新药研究卫星会议。
四、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把学会建设成为药理学工作者之家
(一)重视会员发展和会员管理工作
中国药理学会是由药理学工作者为主体组成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会员是学会的基础,吸收、发展会员是学会的重要工作。2002年底,我会约有2500名会员。2005年实际登记并交纳会费的会员已经接近3000人。 2007年,重新登记会员后,实际缴纳会费的注册会员增至5000多人。
在学会发展工作中,我们注意广泛征集会员,建立多元结构、不同层次的会员会籍制度。根据常务理事会议讨论的精神,在正式会员、学生会员、通讯会员的基础上,增设高级会员以及团体会员。并注意在基础和临床相关学科及各类企业中发展会员。目前我会会员大部分是分布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药理学工作者,许多是学术带头人。
按学会章程规定,加强会员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学会已建立了会员信息库,换发了中国科协统一编号的会员证,并按时收缴会费。也注意维护会员的权利,会员可定期免费获得学会刊物《中国药理学会通讯》,在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时注意区分会员与非会员收费标准,并在评奖活动中严格会员资格,体现了药理学会会员的优越性。这些做法增强料学会的凝聚力。
中国药理学会网站(http://www.cnphars.org)已运行多年,中国科协和学会的各项活动均可在网上发布、报名等,网站已成为会员园地,会员从中可得到学会、专业委员会、各省市药理学会的信息,即方便又快捷。
(二)民主办会,定期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在加强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集体领导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会组织工作制度、会员管理制度、专业委员会管理制度、学会所设各奖项的评审制度等和领导机构的责任与议事规则等。
实现决策民主化,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和学会领导办公会,讨论重大问题。如: 2003年召开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及时总结了新的理事会组建以来学会的工作的进展,并讨论了 “中国药理学会改革方案”、 “高级会员和团体会员发展办法草案” “关于药理学会科普工作计划”以及“2006年世界药理学大会学术组工作计划和安排”等多项工作,体现了民主管理。又如:2005年5月9日至12日中国药理学会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2次会议,共有90多名理事参加了会议?;嵋樘致哿搜Щ岣母锖脱Щ嶙芴骞ぷ鹘?,,特别是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的筹备情况。
2007年5月常务理事会通过设立中国药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以表彰药理学研究中的创新成果,推动药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此项工作正在正在筹备,拟于明年实施。
(三)加强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
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的二级组织,按有关规定它不具有法人地位,不发展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任务是组织专业学术活动。
在本届理事会期间,我会原有的15个专业委员会大部分已经完成了换届改选,充实了领导力量,吸收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进入专业委员会。同时,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新成立了海洋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和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至此我会已有18个专业委员会。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药理学的分支学科也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我学会根据专业委员会的申请,向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申请办理专业委员更名事宜。其中,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生化药理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药理学会分子与生化药理专业委员会。前者更名的理由是学科名称定位更为准确和规范,而且国内现在又成立名称重复的中国毒理学会,不利于区分业务范围。后者更名是为了更好适应药理学的发展,反映药理学的发展前沿。
五、发挥学会优势,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办好学会所属学术期刊
目前我会所属学术期刊有《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中药药理与临床》、《医药导报》及会刊《中国药理学会通讯》七种期刊,2005年共刊载论文2295篇 (其中外文221篇)。发行152800万册,《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是唯一被SCI收录的我国药学类期刊,2006年该刊SCI影响因子为1.397,持续保持国内期刊各种排名前列。
2006 年,《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在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主办的1000余种科技期刊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A类资助。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是医药领域唯一获得A类资助的科技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不断提高,据科技部所属中信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2005)统计,《中国药理学通报》影响因子在2006年有大幅提高,名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并因此荣获200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此前,《中国药理学通报》曾在2003、2005年两度获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并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资助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的资助。
2005年《医药导报》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HERLALD MEDLINE收录,办刊水平不断提高。
(二)为国家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药理学会在国家制订中长期规划和科学发展规划中,利用学会专家水平高,人员多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科学发展规划和各种调研活动,为国家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分别参加编写“中国科学和技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研究工作。
此外,本届理事会期间,我会推荐院士候选人2名,均已经通过审评程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
我会特别重视科学普及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传播药理学科学知识。由于药理学研究的是药物作用原理,是科学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普及药理学知识,就是普及用药的知识,这些知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开展学术活动,让人民关注药物实用的科学性,是药理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防治“非典”期间,我会林志彬、曾繁典、杜冠华教授分别在电视台及各种新闻媒介介绍合理用药及保健知识,为防治“非典”作出贡献。
我学会还借助召开世界药理学大会的良好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对药理学知识分层次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大会召开前半年就开始筹划宣传规划,希望通过大会的新闻效应,宣传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进展?!吨泄揭┍ā纷魑饕蟮兀诘谑褰焓澜缫├硌Т蠡崞诩?,对大会进行了集中报道,连续4期开辟专栏,介绍药理学以及会议情况。特别是宣传我国药理学研究的成果。同时,《健康报》《中国医药导刊》《中国新药论坛》等多家报纸杂志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六、开辟多种渠道,增加经费来源
拓宽学会自筹经费的渠道,是当前亟待解决问题,也是学会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会自立、自强的基础。。我会中有一批中外知名的药理学家,长期以来他们与许多制药企业有着密切联系和广泛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利用这一特点,我会举办学术活动时,除以会养会收最低限度的会议费外,尽量争取合作或友好企业的支持,提供会议资助。
2006年无锡健特药业、上海绿谷集团、日新医药公司、上药集团、施维雅制药公司、罗氏制药公司、阿斯特拉制药公司、拜耳制药公司等国内外企业积极资助了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此外,42名理事和广东省药理学会也以不同方式向大会提供了资助。
2005年我会与健特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脑白金和黄金血康两项临床研究:
脑白金是市场上影响广泛的保健品,对该产品的实际作用和安全性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为了给社会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 中国药理学会主持脑白金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三个药理实验室、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系、 空军总医院 、解放军301医院 、304医院 、同仁医院共同参与脑白金的改善睡眠、改善胃肠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及抗衰老等临床研究。完成《脑白金(褪黑激素/低聚糖)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合理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黄金血康”是由正式批准生产的保健产品,为了进一步证明该产品的调血脂作用,为社会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结论,于2004年8月至2005年4月,我会与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经协商,对黄金血康进行规范的临床研究,科学评价该产品的临床效果。我会委托 北京朝阳医院,北京西苑医院等单位按照新药临床研究的规范要求,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和安慰剂阴性对照和双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对黄金血康进行了多中心临床试验。最后完成了黄金血康临床研究结果总结报告。 健特药业有限公司为答谢我会对其支持,特赞助世界药理学大会80万元, 于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 “健特生物赞助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仪式”。
综上所述,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及其常务理事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积极团结全国会员和药理学工作者,五年中完成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学术会议组织不严密,报告人无故缺席;学会的管理制度尚需完善;一些理事和个别常务理事对学会工作不关心,不参加理事会等,今后应予重视并改正。
自1956年中国生理科学会药理专业组成立迄今,中国药理学会已走过了51个年头。本届理事会承前启后,为中国药理学的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特别是成功地举办了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为中国药理学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成绩。但我们也深知真正站在国际药理学的前沿并非易事,尚需我们加倍努力奋斗。我们相信新一届理事会将以团结、合作、奉献的精神,带领中国药理学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