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治疗药物监测及药物个体化治疗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惠侨饭店召开。本次学术会议是一次由医院药学和TDM工作负责人参加的小型专家圆桌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国药学杂志、药品评价杂志三方承办。在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和学会办公室主任穆鑫博士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下,张相林主任药师、赵志刚主任、孙春华主任、魏振满主任、韩凤社长等和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全体人员做了大量组织筹备工作,使得会议如期举行。该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探讨我国的治疗药物监测工作面临的发展问题。组织全国从事治疗药物监测研究、教育和临床的专家学者,就我国的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发展、建设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层次探讨,为今后积极推动TDM技术、标准化建设、临床服务水平提高寻求动力,以适应临床治疗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满足医疗日益增长的医学技术需求。
来自全国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和北京大学的3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代表单位分别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解放军301医院、解放军302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三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煤炭总医院、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上?;揭皆?、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附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三附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二附院,总计25家大型医院和一所高等学府,充分代表了不同工作系统的医疗水平和状态。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张永鹤教授、办公室主任穆鑫博士代表总会和杜冠华理事长参加了会议。组委会针对工作性质发出邀请函40余封,受邀人告请缺席6名,正式代表报到参会34名。
会议由中日友好医院张相林主任药师和北京医院孙春华主任主持。首先,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药理学教授张永鹤博士代表中国药理学会致简短开幕词,并就中国药理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的创办、工作任务及开展等做了介绍,表示学会对该项学术活动及今后的学术工作开展充分肯定、积极支持。随后,老一辈TDM工作者、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药理科谈恒山教授开始了限时15分钟的首个代表发言,就历史发展、现状、技术问题、政策以及学术组织建设等进行了简明陈述;之后,上海交大附属医院刘皋林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郭瑞臣教授等各位代表依次进行了限时发言,参会代表进行了坦诚、认真、负责的阐述,各自介绍了本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对TDM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张永鹤教授、穆鑫博士作为业外人士也发言表达了自己的客观认识和学会对本次及今后学术活动开展的坚定支持。对全体代表的发言进行归纳整理,集中思想表达具体如下:
1. 治疗药物监测在我国开展30余年,对临床合理化用药起到了客观推动作用。其专业方向、工作任务及范围非常明确,临床实用价值强,尽管在国家政策、医院业务评比等指导性活动中出现发展热潮、逐渐沉寂、中断这么一个历程,但在临床实际中,该项工作一直持续,临床治疗活动不可缺少,并且从业者一直在紧跟国际专业发展前沿,默默坚守奉献着;
2. TDM是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医院药学与临床实践交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突破口,有助于提高医院药学的技术服务水平,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要积极与临床医护结合开展工作,我们是医院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不要把自己划出团队之外;
3. 工作开展出自药学、检验、临床实验室及其它生物生化实验室,政令不通、标准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很多,临床应用发展缓慢,技术应用水平停滞不前,监测品种数量不足,难以跟上临床治疗实践的步伐;监测报告有别于检验报告,重在数据的技术分析、临床判断和治疗建议,是药学专业服务,认为简单归于医学检验是不利于个体化治疗实践发展的;
4. 液质联用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基因组学等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对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监测标准化研究和推行是保证治疗药物监测技术开展的准确、可靠和水准的基础,应重视;
5. TDM工作规模有待于扩大,技术服务水平有待于深入提高,工作岗位分工有待于细化,岗位操作有待于规范、标准化,教育培训有待于正规、系统化。要想获得医院、临床的重视和依赖,必须使工作做到相应的水平和程度,使领导不能忽视其社会、经济效益,使医生药物治疗活动依赖其技术支持;
6. 临床医学对药物个体化治疗的认识和发展、国家政策关于减低医院药品收入比的导向以及分析、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为TDM工作开展再次提供了机遇,希望能通过广泛的交流合作,把握好机会,把工作多方面、多层次开展起来;国家对医院诊疗报告的规范管理和准入要求,也为TDM工作开展提出挑战,必须深入、完善、积极主动,为政策的制定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
7. 专业组织是TDM工作开展和学科深入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工作开展效果不好、业务无序无组织、技术标准无统一、技术服务不规范、收费标准各地不一、培训教育无教材、缺乏专业技术交流平台等等,虽然器官移植、抗癫痫治疗、哮喘治疗等一直依赖于TDM工作开展,但没有组织专业纽带联系各业务单元所显现的问题很多,直接影响着工作开展、专业发展,影响着药学在临床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所以,与会者强烈期望能有一个专业的学术组织凝聚、指导、帮助大家,把工作深入开展下去,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总结本次会议,认为有如下几点:1,本会议题及内容深得与会者认同,具有现实意义和专业针对性;2,参会代表参与热情很高,发言热烈,会况达到心中预期,中国药理学会领导的积极态度增强了参会代表的工作开展信心;3,展现了国内TDM工作状况和专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学科认识和进步渴望;4,反映出专业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反映出TDM专业人员对成立专业学会组织的迫切要求;5,使相关领域企业加深了对TDM工作前景的认识,增强了其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开展的信心。
本次会议2010年10月27日下午报到,28日议程一天,分为限时发言和自由讨论两部分,29日上午撤离结束。该会的顺利召开,得到了Waters仪器(中国)有限公司临床部和市场部、诺华制药公司肿瘤产品部和东南试剂公司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中日友好医院 张相林 供稿)
2010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