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8场——“实验动物与生命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专题会议纪要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卫生部科教司、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药理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支持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8场——“实验动物与生命科学研究”于2011年10月18—20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200余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所提交的会议论文中,中国药理学会有5名研究者的研究论文获得“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优秀论文”奖,分别是杜冠华的“药物临床前研究与转化医学——实验动物的应用与动物实验”、肖智勇等的“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学变化研究”、白晓宇等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转换研究”、迟晓丽等的“紫杉醇所致SD大鼠外周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黄小琼等的“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
会议中共有40余位专家对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其中大会报告2个,特邀报告9个,专题报告29个。会议日程安排紧凑,与会人员交流讨论活跃。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作为主持人主持下半场特邀报告,并应邀作了题为““药物临床前研究与转化医学——实验动物的应用与动物实验”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
大会共设4个专题会场,其中“实验动物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专题会场由中国药理学会主持,共有5位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分别是: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周文霞教授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一个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良好模型”报告,系统介绍了其研究团队使用SAMP8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具体结果;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李林教授的“防治老年性痴呆中药评价模型的建立和药理学研究”报告,介绍了用于老年性痴呆研究的9种动物模型;中国药理学会理事申竹芳教授的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应用”报告,介绍了糖尿病动物模型具体制备和应用;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张永鹤教授的 “行为障碍模型动物的EEG特征”报告,介绍了EEG在动物模型用于神经药理的具体特征和应用;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宝学教授的 “遗传性肾性尿崩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报告,介绍了尿崩症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其用于药理学的研究情况。该专题会场座无虚席,与会人员对报告内容做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短短讨论时间针对5位专家的报告共有10余人次计30余个问题的热烈讨论和交流。深获与会人员的关注和好评。
此次会议加强了各学科、各专业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术气氛浓厚,报告内容丰富,为国内从事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彼此间研究体会和成果间的相互交流。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程肖蕊、周文霞供稿,王涛、黄晏摄影)

